歡迎光臨加拿大卡城永援聖母堂(暨華人天主教牧民中心)! |
詳細內容 單國璽樞機 (一)
最近閱讀過兩本有關單國璽樞機的書本,真的感到獲益良多。
單樞機的童年剛好是抗日的時代,在讀小學時,因為在居住的
村裡沒有醫生,眼見一位堂伯急病去世,所以他立志要做醫生
救人。在讀中學的時候,農民在戰火中生活已經很艱辛,有時
盜匪會趁火打劫,更不幸遇上華北大平原連續三年大旱災,他
看到街上滿是難民,那時他很想做水利工程師去治理水災和旱
災。在中日八年抗戰期間,他看到隆其化神父 ( Msgr. Gaspar
Lischerong, S.J. 1889-1972) 捨己救人的精神,所以在中學畢
業後最吸引他的是去當神父。他曾這樣說 :「 當醫生和水利工
程師,有許多人可以做得到,但要當一位徹底犧牲、完全奉獻
一生為他人服務的神父,不是每個人能做得到的。當了神父之
後,我可以用教育、輔助、宗教精神鼓勵優秀青年去讀醫、去
研究水利工程,以達成我未曾圓的夢。」
單樞機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,有兩個妹妹,但他是家中唯一的
兒子,父親將一切希望都放在他身上,為了回應天主愛的召叫
,他辭別了父母。雖然他有股強烈生死別離的預感,在天主無
限大愛的牽引下,最終去了北京加入耶穌會。一年後父親與世
長辭,他離家三十三年後,終於可以返鄉探親,オ知道母親亦
與世長辭三年了。在父母墓前,泣不成聲,但他知道日後定能
和父母親友在天堂相聚,共同分享天主無窮的大愛。
雖然他是台灣的樞機主教但他的辦公室很簡陋,連冷氣都沒有
,只有兩架舊的電風扇。他都處去演講,主辦單位時常會問 :
「樞機有多少人隨行?」但每次單樞機只是帶著一個舊皮包。
既沒有年輕神父隨行,亦沒有秘書幫忙提皮包。在樞機所立的
遺囑上,可以知道他除了一些書籍和舊衣服外,沒有什麼現世
的財產。而且他要求在去世後穿的聖職服裝是從舊衣物中選出
來的,他只需要一副便宜簡樸的
棺木,亦謝絕輓聯及鮮花,只要
一盞蠟燭及一本聖經便足夠。樞
機除了簡樸、謙卑外,從其它人
的分享中知道他是一個細心、穩
重、有遠見、有魄力、胸襟寬大
、從不為自己著想、細膩關懷別
人的好牧者。在他快要離世時,
病房中很多人跟樞機一起祈禱,
他仍盡最後一分的力量舉手降福
大家,樞機真的做到徹底犧牲、
完全奉獻。
正如書裡有一位邱律師說 : 「單
樞機有許多令人欽佩、景仰的生
命特質,良善心謙的耶穌,則是
他生命的典範。」
Josephine Li, Echo editor
|